今年以来,各地“因城施策”,陆续出台相关房地产调整优化政策。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有近90省市(县)出台政策超100条,包括取消或放松限购政策、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阶段性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等。《经济参考报》记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关于做好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科学编制2024年、2025年住房发展年度计划,提前谋划2026年至2030年住房发展规划。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城镇化从快……
本报记者 王丽新 见习记者 陈 潇 北京限购政策迎来新变化。3月27日,有市场消息称,北京“离异3年内不得京内购房”的限购政策文件被废止。 对此,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介绍,目前,31个省份312个城市建立了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报送“白名单”项目6000多个。截至2月底,商业银行已经审批贷款超过2000亿元。 今年初,住房城乡建设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联……
本报两会报道组 杨 洁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是当下经济金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优化房地产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住房城乡建设部27日对外发布通知,要求各地科学编制2024年、2025年住房发展年度计划。 通知指出,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是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的重要抓手。各地要科学编制规划,认真组织实……
本报记者 刘 琪 2月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部署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相关工作。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提高对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重大意义的认识。近期,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多数……
据新华社北京1月26日电 (记者王优玲)住房城乡建设部26日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快落地见效,第一批项目“白名单”预计将于1月底前落地并争取贷款。 会议指出,建立城市……
保交楼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保的是民生,稳定的是民心。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今年经济工作时指出,“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 近期,新华社记者走访多地,实地了解保交楼情况。记者在调研中看到,多数……
新年伊始,上海、东莞、洛阳等多个城市陆续出台楼市新政,旨在引导购房者信心回升,进而推动成交量回暖。从内容来看,主要涉及住房公积金、房贷利率、契税补贴、购房补贴等方面。 比如,1月2日,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发布……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郭宇靖)为切实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北京将对商品房预售资金进一步加强监管,强化属地住建部门监管责任,并引入北京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作为第三方监管机构。 近日,北京……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郭宇靖)为切实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北京将对商品房预售资金进一步加强监管,强化属地住建部门监管责任,并引入北京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作为第三方监管机构。 近日,北京……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前强调要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为什么启动新一轮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保障对象是谁?谁来建?如何管理?记者就此采访了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司局负责人。 ……
据央视新闻报道,12月13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行的2023-2024中国经济年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董建国表示,将继续配合金融管理部门,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一视同仁地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支持……
今年以来,全国已有30多个城市开始推行房贷“商转公”政策,为购房者带来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 “商转公”政策出台后,符合相关条件的借款人,可将原本高利率、高压力的商业贷款转为低利率、低压力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减轻了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