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公开
单位简介
党支部
通知
工作动态
政策法规
政务公开
房地产市场信息
权力运行公开
商品房业务室
办事指南
预售信息公示
楼盘项目大全
商品住宅月销排行榜
表格下载
咨询电话
二手房业务室
政策法规及解读
办事指南
二手房签约情况统计
中介机构管理
交易资金监管
表格下载
咨询电话
住房保障业务室
政策法规及解读
办事指南
表格下载
图片资料
咨询电话
行业动态
网上办事
附件下载
业务系统
公众服务
开发企业公示
中介机构公示
保障性住房
商品房
全部
新闻
政务信息
关键字
文章内容
“稳楼市”政策储备充足 房地产市场向好基础扎实
发布时间:2025/4/28 8:53:00 浏览次数:
483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发布机构:南平市建阳区住房保障和房地产交易中心
本报记者 张芗逸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稳住楼市股市”被写入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既是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的关键内容,也是提振消费、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举措。
发力“稳楼市”,各地积极落实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收储存量土地及商品房等增量政策,研究推出特色金融产品等创新举措。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共出台超170条房地产相关政策。其中,有超过60条在全国两会后出台。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当前“稳楼市”政策储备充足,增量政策有进一步落地空间,将为房地产市场持续向好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增量政策陆续落地
“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是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过程中的重要增量政策,在近期得到各地的大力落实。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3月下旬印发的《湖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用好用足房地产调控政策工具箱,优化现房销售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市州利用专项债和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在城中村改造方面,江苏省日前表态,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力实施城中村改造”的决策部署。具体来看,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路宏伟在日前举行的江苏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对于城中村改造工作,将“聚焦群众期盼,优化安置方式。积极通过收购存量住房方式筹集安置房源,鼓励房票安置”。
此外,还有多个地区正在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探索建立房票制度。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近日印发的《关于规范城市更新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房票制度,探索城市更新项目补偿安置多元化路径。
“近期各地在城中村改造等方面持续推进房票等政策,为后续购房需求潜力挖掘打下基础,将有力促进房地产交易市场向好发展。”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日前公布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细化政策举措》明确,扩大住房公积金提取范围,实施差异化购房信贷支持政策,全面放开异地贷款、“商转公”。
严跃进认为,一季度各类增量政策进一步落地,增强了购房者的入市信心。未来,各类既有的政策将继续发挥效应,叠加房价止跌回稳的态势显现,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提振购房者信心。
未来政策空间充足
政策发力下,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得到巩固。3月份各线城市“小阳春”态势明显。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在全国50个样本城市中,一线、二线及三四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3月份环比增速分别为111%、101%和67%。
“近期地方层面持续从降低购房者置业成本等方面优化楼市政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购房需求的释放。接下来,各地‘稳楼市’政策将进一步落地。”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近期地方推出的特色化金融产品、共有产权商品房等新型举措也给其他城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南京市近日提出支持住房消费的七个方面政策举措中,就包含支持青年置业的“鑫青贷”特色金融产品。据悉,“鑫青贷”引导商业银行针对性推出低首付、低利息、低月供、宽期限的特色化金融产品,有效降低了45岁以下青年人的购买商品住房门槛。
严跃进表示,部分城市创新推出的“低月供”特色金融产品,有助于提高购房者入市积极性,进一步打通了市场堵点,也为其他地区后续在房贷等方面的政策优化带来了启示。
“未来房地产相关政策在创新去库存手段、扩大‘好房子’项目的范围等方面还有政策空间。”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在去库存方面,下一步可以将企业宿舍、学生宿舍作为存量房收储后的新用途大力推广,并积极探索片区内项目间、片区间资源统筹的资金平衡模式。在“好房子”建设方面,除了继续增加优质地块供应外,还应完善配套、补上短板、调整规划指标、强化社区功能和服务等,让存量项目成为“好房子”。
在李宇嘉看来,激活“买一卖一”的循环链条是今年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政策重点之一。通过将新房打造为满足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好房子”,推进老旧小区等二手房的改造和补短板,并强化中介、开发商、银行之间的合作,将有助于打通新房和二手房的循环,充分释放住房消费需求。
(责任编辑:王婉莹)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29号